立冬已至,你所在的地區是否有了冬季的感覺呢?立冬當日江蘇全省平均氣溫在17℃以上,11月10日最高氣溫更是回升至24℃,“暖冬”是否會來臨?如何應對氣候的進一步變暖?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擁抱低碳健康生活,為遏制氣候變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小環與您一起增綠護藍,相約同行。
低碳出行行為實踐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出行方面可完成的、利于低碳減排的行為。交通運輸過程中排放出的煙、塵和有害氣體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減少由交通出行帶來的碳排放量具有重要意義。低碳出行行為具體包括六個方面。
盡量少用電梯
全國每年電梯耗用的電量約300億度。如果選擇較低樓層步行上下樓,多臺電梯可選時只按一臺電梯控制鈕,在休息時間只開啟部分電梯,每臺電梯每年可節電5000度,相當于減少4.8噸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全國60萬臺左右的電梯采取此類措施,每年大約可節約30億度電,相應減排二氧化碳288萬噸。
科學保養購買私家車
汽車車況不良會導致油耗增加,發動機的空轉也很耗油。在生活中通過及時更換汽車的空氣濾清器、保持合適胎壓、及時熄火等措施,每輛車每年可減少油耗約180升。如果江蘇2400萬輛私人轎車每天減少發動機空轉3-5分鐘,并有10%的車況得以改善,那么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260萬噸。
發現眼前的風景
短途飛行中,乘坐飛機經濟艙每人每千米會產生0.07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公務艙每人每千米會產生0.12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長途飛行中(800千米以上),乘坐飛機經濟艙每人每千米會產生0.08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公務艙每人每千米會產生0.23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生活中,我們喜歡看很遠的地方,卻常常忽視眼前的景色。選擇當地旅游,發現你所在地區能提供的風景,可以有效減少因長途旅行帶來的碳排放。
減少乘坐飛機次數
乘坐飛機產生的碳排放量比乘坐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相同距離產生的碳排放量大很多。因此,如果不是非常必要,出門旅行可以選擇污染較少的火車、長途汽車或輪船。必須乘飛機時,盡量直飛,減少航程,并選擇耗能減排指標更好的新型飛機。
優先選擇新能源,小排量的汽車
純電動汽車在運行過程中可以實現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氣的有害氣體。即使將耗電量轉化為發電廠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比傳統汽車少,這是因為電廠的能源轉化率更高,集中排放可以更方便地冒充減排治污設備。電動車每百公里耗電15-20kWh,考慮到發電廠和電機的損耗,約為7公斤標準煤。按照傳統汽車每百公里100升的油耗計算,能耗約為10公斤標準煤。而在擁堵的城市環境中,電動汽車的節能優勢將進一步放大。
養成綠色出行模式
公共交通有助于減少交通擁堵和碳排放。我國大力號召“一三五”綠色出行模式,即3公里以內走路,3-5公里騎自行車,5公里以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小型汽車行駛1公里會產生0.15kg的碳排放量;中型汽車行駛1公里會產生0.187kg的碳排放量;大型汽車行駛1公里會產生0.279kg的碳排放量,因此減少開私家車的次數,對生態環保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