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安委會部署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以來,各地、各相關部門積極探索創新,引導企業聚焦“人、機、環、管”,強化內部監督報告,及時排查整治員工身邊的安全隱患。我們開設專欄,公布企業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典型案例,供學習交流借鑒,持續推動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案例一
2025年7月,南京盛昌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運行車間某員工在監督、配合罐車卸灰作業時,發現煤氣管道下方地面有一灘黃褐色積水,他通過仔細觀察確認,積水正上方的DN400煤氣管道有滴漏,可能存在煤氣泄漏引發人員中毒、爆炸等事故風險,便立即向公司匯報。經多方現場確認,該管道因腐蝕出現沙眼,導致煤氣泄漏。公司隨即對區域警戒隔離,關閉上游閥門,進行盲板封堵與氮氣吹掃作業,完成管道修補并對其余管道進行探傷檢測。事后,為表彰該員工安全責任意識,公司依據《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安全生產獎懲管理考核制度》,給予其現金獎勵1000元。
案例二
2025年7月,瓦克化學(南京)有限公司膠基車間某員工在例行巡檢時發現,泵啟動時一段管道出現明顯晃動現象。該員工立即報告班長要求停泵檢查,經排查發現管線上方的U型卡扣螺絲已經脫落。此隱患可能導致U型卡扣掉落,砸傷下方操作人員;若震動持續還可能造成法蘭口松動,導致管線內易燃液體泄漏,存在火災爆炸風險。該員工通過電子系統精準報告問題隱患并跟蹤閉環整改。事后,經公司安委會評定,授予其“隱患排查月度之星”稱號,并獎勵現金800元。
案例三
2025年8月,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員工王飛、侯建進行巡查時發現,三期環氧乙烷球罐區現場有毒探頭報警,其中A球罐頂部一調節閥墊片松動,導致物料環氧乙烷輕微泄漏,立即聯系總值班及消控值班人員,啟動消防噴淋現場控制,并通知當班電儀值班人員處理松動閥門,在25分鐘以內即完成現場泄漏閥門的初步處理。由于發現及時、處置正確,有效控制了A球罐環氧乙烷泄漏,成功避免了一起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公司按照《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規定,給予該員工現金獎勵1000元。
案例四
2025年8月,常州瑞勒科動力設備有限公司員工徐明峰在檢查庫存儲系統時,發現設備的電器控制位于物料上貨區域的入口處,立庫作業人員需要繞過堆貨機才能操作設備。一旦沒留意到上貨作業,立庫作業人員易遭受上貨機碰撞。徐明峰將隱患上報至公司安全部,公司立即成立改善小組,成功消除了一條重大安全隱患,同時優化立庫作業人員工作動線,降低員工勞動強度。公司按照《事故隱患吹哨獎制度》,給予徐明峰在內的改善小組現金獎勵3000元。
案例五
2025年9月,江蘇金橋油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車間班長沙志剛當班期間,對單甘酯車間二樓正常巡查時,發現車間二樓防爆應急燈外殼缺少螺絲,外殼無法緊密閉合,破壞防爆結構完整性,不符合《危險場所電氣防爆安全規范》AQ3009-2007的要求。沙志剛第一時間將發現的隱患上報車間主任,車間立即組織現場整改。后續,公司組織防爆電氣設備維護管理專項排查,將防爆應急燈等設備的“結構完整性檢查”納入日常巡檢要點,細化“防爆部件臺賬與檢查清單”,確保關鍵細節不遺漏。公司將該內部報告評為“優秀案例”,給予沙志剛同志現金獎勵5000元,并在全公司范圍內予以通報表揚。